到
法國旅游的游客,對根西島應該不會陌生,但是如果不是國旅的導游給我指路,我是不會知道這里竟然有著一個聞名世界的“鬼屋”,那么,我們一起來一次“尋鬼”的旅程吧。
法國根西島上有一處既是島上的古跡,又是雨果作品中的場景的地方,這就是“滿崗”的鬼屋。《海上勞工》中用整整三節(jié)的篇幅介紹和描寫了這幢鬼屋:“多特瓦爾附近的滿崗,是根西島三只角之一。在海角的盡頭,有一片全是草地的高丘,俯瞰大海。高地上一片荒涼。那兒有一座屋子,反而顯得更加荒涼。據(jù)說,這是電屋。屋子不論有電無電,反正樣子稀奇古怪。”
一個星期六漆黑的半夜,三個淘氣的頑童外出,因掏鳥窩滯留未歸,途經(jīng)鬼屋,看到屋子里透出恐怖的燈光:原來是走私販子在鬼屋里做著骯臟的買賣。這些情節(jié)在雨果筆下.寫得色彩繽紛,令人膽戰(zhàn)心驚。滿崗的鬼屋,不僅在雨果小說里有精彩的情節(jié),在生活里也一再使他著迷。
作家的手記中時有尋訪鬼屋的記述。流亡生活結束,雨果回法國,但又兩次返回根西島。一回島上.雨果有空便又來拜訪鬼屋:“我們又去看了鬼屋。屋子總是老樣子:孤零零的,荒涼,凄慘,除兩扇窗子外,所有的門窗都巳封上。”從“高城居”去拜訪鬼屋,真是野興十足。我搭便車輾轉來到多特瓦爾,眼前即是滿崗的高地。滿崗仍然滿是野草,仍然滿目荒涼。根西島百余年來的巨大變化,似與滿崗無緣。
雨果在根西島,上午悉心創(chuàng)作,下午喜歡作長距離的散步,這是他留在根西島上最動人的形象。這尊雕像是法國政府送給
英國和根西島的禮物。1914年7月7日,法國派出教育部長到根西島,主持有兩國著名人士出席的雕像揭幕儀式。雖然雨果當年是來根西島流亡的,但雨果留給根西島的美好回憶,如今又成了法英兩國之間一條小小的友誼紐帶。1985年,雨果逝世一百周年,法國總統(tǒng)密特朗訪問根西島,并匆匆拜謁“高城居”。
多虧了
中國國際旅行社給我的建議,我在離別根西島的前一天,最后一次來坎迪公園,杜鵑竟然凋謝了。真是有緣,我趕上了坎迪公園里的杜鵑花季。我感謝這一叢叢的紅花,肯為異國的遠客,著意打扮,不惜用完了全部脂粉。更多
歐洲法國
旅游簽證報價,歡迎登陸國旅
旅行社出國旅游頻道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