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
愛爾蘭的“巨人之路”可謂大自然的奇跡,高低大小各不相同的石柱組成了氣勢磅礴的巨人堤,不同石柱的形狀被冠上了形象化的名稱,如“煙囪管帽”、“大酒缽”和“夫人的扇子”等。“巨人之路”在 1986 年被聯(lián)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為世界遺產(chǎn)。這一景觀位于北
愛爾蘭貝爾法斯特西北約80公里處大西洋柏賈恩茨考斯韋海岸,在高達110米的斷崖上,可見無數(shù)石柱突起。如此排列有序的石柱,不禁讓人懷疑這不是天然雕琢而是人工有意堆積而成。
在
英國北愛爾蘭安特里姆平原邊緣,沿著海岸在玄武巖懸崖的山腳下,大約由四萬多根巨柱組成的賈恩茨考斯韋角從大海中伸出來。這四萬多根大小均勻的玄武巖石柱聚集成一條綿延數(shù)千米的堤道,被視為世界自然奇跡。300 年來,地質(zhì)學(xué)家們研究其構(gòu)造,了解到它是在第三紀由活火山不斷噴發(fā)而形成的。一股股玄武巖熔流涌出地面,冷卻后收縮形成六邊或四邊、五邊形的棱柱。
巨人之路海岸包括低潮區(qū)、峭壁,以及通向峭壁頂端的道路和一塊平地。峭壁平均高度為100米?;鹕饺蹘r在不同時期分五六次溢出,因此形成峭壁的多層次結(jié)構(gòu)。巨人之路是這條海岸線上最具有玄武巖特色的地方。大量的玄武巖柱石排列在一起,形成壯觀的玄武巖石柱林,氣勢磅礴。石柱不斷受海浪的沖蝕,在不同高度處被截斷,導(dǎo)致巨人之路呈現(xiàn)高低參差的臺階狀外貌。
組成巨人之路的石柱的典型寬度約為0.45 米,延續(xù)約6000 米長。有的石柱高出海面6米以上,最高者可達12 米左右。也有的石柱隱沒于水下或與海面一般高。類似的柱狀玄武石地貌景觀,在世界其他地方也有分布,如蘇格蘭內(nèi)赫布里底群島的斯塔法島、
冰島南部、中國
江蘇六合縣的柱子山等,但都不如巨人之路表現(xiàn)得那么完整和壯觀。巨人之路是這種獨特現(xiàn)象的完美的表現(xiàn)。這些石柱構(gòu)成一條有臺階的石道,寬處又像密密的石林。巨人之路和巨人之路海岸,不僅是峻峭的自然景觀,也為地球科學(xué)的研究提供了寶貴的資料。